close
Q1:舉出三個物理變化及化學變化?(當我腦殘呀?)

A1:物理:冰融化/水蒸發/乾冰昇華                化學:燃燒/牛奶變酸/水泥凝固    

Q2:一般而言,一莫耳物質發生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能量範圍分別為多少?(這題是蔡樂平方丁教我的)

A2:化學:100~1000 千焦耳                            物理:低於100 千焦耳

Q3:收集有關諾貝爾化學獎的資料,挑選一位得主,就其生平及重要貢獻提出一份簡要報告(一點都不簡  要)


A3:



2006諾貝爾化學獎得主Roger D. Kornberg

Roger D. Kornberg這個人的生平:

1947年出生於密蘇里州聖路易市1967,科恩伯格畢業於哈佛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72史丹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經在位於劍橋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在擔任史丹福大學教授之前,他曾經任教於哈佛醫學院生物化學系。他對「真核生物DNA轉錄機制」鑽研超過三十年,累積的研究成果對於瞭解幹細胞的分化、人類疾病的機制等重要醫學問題,提供重要基礎。科恩伯格是美國國家科學院United State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和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200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是由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結構生物學系的Roger D. Kornberg獲得。

Roger D. Kornberg美國生物化學家史丹福大學結構生物學教授。因其對「真核轉錄分子基礎所作的研究」而榮獲2006諾貝爾化學獎。他的父親阿瑟·科恩伯格也是史丹福大學的教授,並且是195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Roger D. Kornberg這個人的重要貢獻:

真核轉錄分子基礎所作的研究。

基因上所攜帶的訊息如何被轉錄,然後傳遞至細胞中負責合成蛋白質的部門。

開發了一個用酵母菌細胞來進行研究工作的新系統。低等的的酵母菌與哺乳類同屬真核生物,因此可以用酵母菌作為一個模式生物而不需用哺乳類的細胞。酵母菌細胞的操作極為簡單,而且很容易將這些細胞製備成均勻物質來研究,即便如此,Kornberg的研究小組在將之運用於研究轉錄過程之前,就花了十年的時間來微調這個體系,許多其它的研究小組可能老早就放棄了,因為許多年過去了,卻沒有得到真正可以發表的結果,但就是這個運用酵母菌細胞的系統,讓Kornberg成功的以適當的形式和數量,製備出RNA-聚合酶以及普遍轉錄因子來產生晶體去研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ouwei3 的頭像
    youwei3

    極‧簡單

    youwei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